籌備許久的線上課程在今天中午終於正式上線了,雖然因為前陣子 Figma 突然來個大更新的關係有點打亂節奏,還有最後幾個單元要在這個月之內製作完畢,但還好大致都還算是在計劃與掌控之中。這次課程比較令我感到訝異的是,在募資期過後還持續有許多同學用原價購買課程,到現在開課前現在也超過了 800 位學生購課,真的非常感謝!
當然,跟很多大神開的課程隨便破千人比起來,這個數字可能不算什麼,不過考量到我是一人團隊,能製作的內容有限,加上課程的主題也相對小眾,跟四年前第一次開課比起來首次募資只有 200 人來說,這次的人數成長了將近 4 倍,募資的金額快超過 10 倍,對於這樣的成長幅度我還是覺得滿欣慰的。
開課前我多少有著「線上課程如果價錢訂太高,不管多超值大家可能都不會購買」的想法,在定價上掙扎了很久。而定價策略真的是門學位,課程就是一個商品
我必須要找到「我自己認為它有多少價值」以及「學生認為它有多少價值」之間的平衡,這件事真的很難。
而我大概知道自己是那種頭洗下去就會盡量把事情做好、做滿的人,我也不想為了吸引大家購買而走低價策略。我希望購買課程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它的價值或是甚至超乎期待,不會因為課程太便宜就買了放著不去學習,所以就訂了一個以線上課程來說稍微高了一點的價格,這樣也可以讓我更有動力去做出對的起這個價格的內容。
這次籌備課程的體驗老實說相對的疲累、孤獨卻又充滿收穫,上次開課時是離職在家用 2–3 個月的時間全力衝刺,這次大約半年的時間,我白天還是個社畜,只能用晚上下班和假日來完成這個挑戰,我也不知道我怎麼做到的(中間還有耍廢一陣子),大概是現在 Covid 的狀況變得更少出門、 WFH 少了通勤也無形中讓我的時間變多了、或是做事情變得更有方法和效率了(吧)。
趁現在記憶猶新,快速寫下一些反思和學習,之後有時候再寫一篇比較完整的備課心得:
1. 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與時間
這一點我覺得相對來講對於整個備課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影響最大。畢竟我不是全職在做線上課程講師,白天還是社畜,因此對於自己的能力與時間資源的分配在一開始規劃時就必須要想得很清楚。過去做一些事時我常常因為野心太大,想完成的東西太多,導致到後來多事纏身,或是高估自己能做到的範圍而感到非常崩潰。
而這次真的有開課的念頭大約在今年六、七月的時候,本來是想專注在產品設計的某一小區塊就好,但後來仔細想想,還是想做一個比較完整、系統性的課程,所以在規劃完課綱之後就知道這會是一場長期抗戰,以我目前的狀況只靠募資之後的兩個月來製作課程是完全來不及準時上線的。
所以基本上從有開課這個想法開始,我就陸續地在準備這件事一直到現在。現在想起來還好有幫自己留一段緩衝時間(總製作時間大概5個月),在正式募資前幾個月就開始偷跑一些課程規劃、素材準備、溝通協調等等事項,讓我能夠在有點時間壓力(但不到崩潰)且能維持品質的狀況下將課程上線。
2. 先暫時放下得失心,專注做好自己想完成的事
其實這門課程在正式募資前前也花了不少心力在調查潛在購課學生的想法,包含設計問卷、在各種管道宣傳,做 Landing page、花行銷預算跑廣告、問朋友意見等等,課綱與教學內容也來來回回修改十幾次,這些前期的努力都多少讓我陷入一種「如果課程募資反應不好該怎麼辦」的焦慮之中。
心態的調整真的很重要,我記得幾乎在整個募資的期間(一個月),我每天起床都會打開 Hahow 的網頁刷一下看有沒有人購買課程,如果當天沒什麼人買課程,我會就問自己各種問問題:「是不是課程不夠吸引人?」「是不是文案寫不夠好?」「是不是內容規劃不符合需求?」「是不是賣太貴了?」
後來才突然醒來覺得這種無限上綱的自我懷疑好像也無濟於事,我應該先把這些得失心放下,專注先把眼前能控制的的事情做好,只要成果是有一定品質的,之後再去推廣或是優化這些許多細節都是OK的。
不過後來在募資結束的最後一天,突然來了一波購買潮人數暴衝,大概是許多人都在觀望或思考直到最後一刻吧,總之我後來的確是安心了不少,可以好好備課了。
3. 做課程不只是錄影片而已,更像是專案管理和經營一個產品
做第一次課程的時間有點隔太久了,當時真的很多東西都不太懂,募資時大概花了一個禮拜做了用 Keynote 做成的動畫就上架募資了,後面也就是把課程影片錄一錄,也沒什麼剪接就上傳了。後續的維護也幾乎是少之又少,靠著 Sketch 的熱度也撐了好幾年,想想自己真是不應該。
當時線上課程的風潮才剛開始,製作課程的人沒有很多,也沒什麼前人可以參考。但時過境遷,隨著這個領域越趨成熟,放眼望去線上課程百花齊放,從規模、拍攝質感、教學的內容與品質都跟當年很不一樣了。不只學生會成長,教學的老師也會成長,我沒辦法再用以前的標準來製作一門我覺得「不錯」的線上課程。
所以這次一開始我在準備課程上就打算用專案管理和經營產品的思維來做,這時候剛好認識了 Notion 這個工具(現在已是我的最愛),從規劃開始就把整個課程架構跟整個時程安排思考的相對完整,讓我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個小目標,也避免時間到課程做不出來開天窗的情況。
但還是必須得老實說,做一門線上課程要注意的瑣事實在太多了,例如在最前期的募資,除了寫/發問卷、各種前導宣傳、還有規劃募資頁面和影片,這部分雖然找了外包動畫師以及跟平台方合作,但中間的溝通成本還是不小,包含對於募資影片想法的溝通、動畫的修改,以及因為我剛好疫情卡在日本,無法回台灣進棚內拍片,我必須在家自己完成拍攝,各種學習調燈光、攝影細節,希望不要拖了整個募資影片的質感。
後面備課就更可怕了,這次算一算大概製作了超過 60 個單元,超過 900 分鐘以上的內容,從前期每個單元寫腳本、準備素材/教材、備課練習、拍攝(還是瘋狂NG)、剪輯、上架影片、字幕、審查修改等等,還有額外的社群推廣與回答學生的問題,而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品質也必須要照顧到,這些細節如果沒有用專案管理的思維去執行,我大概會直接爆炸。
課程上線只是開始,如何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找到熱情才是該努力的方向
總之,做課程對我來說無疑是件既痛苦又快樂的事,在持續輸出的過程中我需要不斷的問自己是不是在做對的事,不斷的調整與修改,而我也的確從中學習到很多。
對我來說做課程除了賺點外快和被動收入之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熱情,可以讓他們帶去未來更遠的地方。這堂課不可能教會他們所有職場需要的技能與知識,頂多帶他們入門與一窺產業的面貌,但我希望課程上線後可以嘗試不同方法來創造更多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們可以有更多機會聽見不同的聲音,用不同角度思考事情。
身為一個業餘講師,我唯一能做的是把我覺得正確的觀念或心態傳達出去,很多時候做事情沒有絕對正確的做法,但是做事的原則或正確心態可以帶你走得很遠。
成為教育工作者是一條我沒想過我能夠走的路,畢竟我一直以來都不是什麼優秀的學生,但既然我現在有一些想法或經驗可以帶給這些未來優秀的設計師,甚至無形中促進這個產業的成長,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探索教育裡面的可能性也是我很感興趣的事情。
最後課程順利上線,算是在這疫情動盪不安的 2020 年之中意外的一個成就,總算可以好好的來迎接 2021 年了!
感謝你/妳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能給我一點「拍手鼓勵」,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我會多加點油寫出更多內容的!
1. 拍「10下」: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謝謝你!
2. 拍「20下」:表示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願意分享給朋友!
3. 拍「30–40下」:希望未來我能寫更多這類主題的文章!
4. 拍好拍滿「50下」:給我最大的鼓勵,這將會支持我繼續寫作,並持續分享我的經驗!
拍手小秘訣: 只要將滑鼠(或手指)持續按著不放手掌的icon,就能夠連續拍手囉,試試看吧!